东北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是多少分(文科 理科)

大学分数线2022-07-19 10:42:41查大学网

    原标题:东北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是多少分(文科+理科)。东北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东北大学还录取分数线没有公布,以下是大学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东北大学全国各省市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一览表,供2022年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参考。

一、2021年东北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及位次

省份 院校 科目 最低分 位次
北京 东北大学 综合 604 7475
天津 东北大学 综合 645 5070
河北 东北大学 历史 609 1640
河北 东北大学 物理 541 50682
山西 东北大学 文科 591 1393
山西 东北大学 理科 538 20465
内蒙古 东北大学 文科 579 1041
内蒙古 东北大学 理科 544 7012
辽宁 东北大学 历史 617 1221
辽宁 东北大学 物理 602 10135
吉林 东北大学 文科 564 1253

二、2021东北大学在辽宁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 计划招生 学制 学费 选科要求
经济管理试验班(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入学后部分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和英语授课,外语语种为非英语的考生请慎重报考) 50 四年 6240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少数民族预科班(预科结业时根据高考成绩、预科阶段学业成绩和表现转入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人、物联网工程1人、工业工程1人、冶金工程1人;预科培养学校为东北大学) 4 一年 5760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20 四年 6240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机械类(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 70 四年 6240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智能制造工程 40 四年 6240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 35 四年 6240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入学后部分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和英语授课,外语语种为非英语的考生请慎重报考) 55 四年 6240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三、东北大学简介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流亡办学,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北大学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形成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校训精神和“实干、报国、创新、卓越”东大文化。 

东北大学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辽宁省沈阳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校占地总面积26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3.7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4490人,其中专任教师2857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2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5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学校设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基地11个。设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

东北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工程学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1‰。设有10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现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和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学校以一流学科为核心,以“智能”赋能学科升级,实施4项重大引领计划,培育3项工程,“世界一流、国家一流、省一流、校一流”四级学科建设梯次协同共进,交叉融通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更具活力。

东北大学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49000余人。学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研究、培养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十三五”以来,东北大学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9门,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1部,获批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国际大奖444项,国家级奖励2100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1575项,专利300项,共有94家学生创业企业落地。在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竞赛排行榜中,学生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3,综合排名全国第6。学生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相关推荐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