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大学排名全国最新排名第几位

大学排名2023-09-09 22:18:20查大学网

原标题:2023成都大学排名全国最新排名第几位。 2023年成都大学全国排名第335位,比2022年排名下降了34位,(数据来源:校友会排名)。 在2023软科版大学排名中, 成都大学全国排名第238位,比2022年排名上升了92位,2023成都大学排名全国最新排名数据来自大学库网整理的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由于各机构排名指标不一样,排名位次仅供参考,不代表权威结果,选择学校时还请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
成都大学排名

一:历年成都大学全国排行榜(2021年-2023年)

1. 成都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成都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238位。

年份 排名 院校 所在地 类型 办学层次
2023 238 成都大学 四川 成都市 综合 省重点
2022 247 成都大学 四川 成都市 综合 省重点
2021 249 成都大学 四川 成都市 综合 省重点

2. 成都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成都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335位。

年份 排名 院校 所在地 类型 办学层次
2023 335 成都大学 四川 成都市 综合 省重点
2022 301 成都大学 四川 成都市 综合 省重点
2021 272 成都大学 四川 成都市 综合 省重点

二:成都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3)

成都大学在四川省内排名仅次于西南医科大学,排名第14位。

省内排名 院校名称 类型 所在地 级别 性质
13 西南医科大学 医药 泸州市 省属,保研 公办
14 成都大学 综合 成都市 省重点 公办
15 西南科技大学 理工 绵阳市 省重点,保研 公办

三:成都大学简介

是否是985 是否是211
是否是双一流 主管单位 省政府
创建时间 1978年 博士点数量 一级:0,二级:0
硕士点数量 一级:9,二级:0 学校类型 综合类
所在城市 成都市 办学层次 省重点

成都大学创建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承办大学。学校历经多次合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的公立四川优级选科师范学堂和1911年的公立四川省城女子师范学堂。现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实践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单位、四川省博士建设单位递进培育计划“优先培育”类建设单位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69个本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学、农业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药学学科2019年入选校友会评选的中国高水平学科。27个专业进入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自动化等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721人,其中,正高及副高职称教师近800人,博士教师8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10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00余人。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近20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110余人。特聘两院院士3人、欧洲院士2人,特聘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40余人,特聘高端外国专家近30余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100余人。

人才培养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200余人,本专科在校生24504人)。立项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4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6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38门,获批全国首批“斯坦福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中心”。建有省级以上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获批省级现代化产业学院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24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近三届教学成果奖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1项,其中一等奖9项。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190项、省级奖项2976项,其中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以上奖项127项,获得“挑战杯”省级以上奖项103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48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846项。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超90%。建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张澜学院。

科学研究 现有科研人员1500余人,学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聚焦适应区域产业聚集区、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建有包括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省社科联首批试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124个。近三年科研经费均超过2.5亿元、师均科研经费超过15万元。近五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63项,其中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课题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2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23项、国家艺术基金6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28项;发表ESI各学科论文4200余篇,多篇发表在《自然-微生物》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其中2022年发表ESI各学科论文1682篇;发表CSSCI论文399篇。我校教师负责的“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参与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的《“三礼”名物词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2023年的自然指数排名中,学校位居全球第561位,内地高校第140位。王清远教授连续八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同时入选2020-2022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双榜单,10名教师入选2022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

国际交流 学校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156所高校签署合作备忘录,与英国斯特灵大学合作举办斯特灵学院;开展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项,本硕博多层次海外联合培养项目40个、海外校际交流交换项目42个。开展国际通识课程,建有全球语言测试中心。建设全球研究平台集群,“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累计招收留学生3500余人,生源国74个,获评首批“四川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相关推荐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